《日常生活态度》读书笔记
曹凤娇
反观自己工作以后的生活,不似上学时自由、轻松,在学校时自己的时间大部分可以自由支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习、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每天过的大小都有所收获,工作后感觉自己的时间大大缩减,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输出”,给自己“输入”的机会不多,所以现在是抓紧时间、抓住机会给自己充电,还有一个很大的感受是上学时所学、所做大多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如今工作后都是在为病人、为科室服务、着想,自己的需求只能放后面了,这一度让我很不适应,感到很烦闷,觉得自我得不到满足,曾有人批评我是因为自己自私,只想为自己而活,我觉得为自己而活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不能只为自己,也要为别人而活,“无我”的境界我尚不能企及,如果在这个阶段让我一味奉献,我只会把自己越掏越空,所以现在在做事中经常进行自我反省,进行思考,希望从中获得些许成长,这样既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工作中接触的事情变多、接触的人员也开始多样化,需要思考反省的时刻很多,觉得自己很多地方都还很不足,需要提高。
当自己状态很好时,就像文中所说,会很用心去工作,但当做完之后待热情退去,觉得又能怎样?只是完成了一件任务,有时非要给这个任务套上个意义才会觉得心安理得,才不会觉得虚度时光。或是完成这个就积累了经验以后会有所帮助从而觉得心满意足,按照梁老文中所说。要去反省这样做,这是在干什么?我是在贪图心安的感觉?或是追求忙碌过后片刻的欢愉?文中说“这世上没有什么可贪的东西,要把他放的空洞开豁一些就好了。”我觉得文中的意思是做事不是为己求得什么,当有私念时就不会坦荡平实。
懒散懈堕、趋利避害仿佛是人的天性,然而人的向上之心亦是我们的天性,也是阴阳关系的一种体现,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有很好的认知,就会在此基础上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和策略,就更易坦荡平实。
获得坦荡平实的生活态度,需要我们没有为己的贪念,不能贪图一时欲望的满足,而是在自我志向的路上勇敢前行,不忘初心。当我们的心理不坦荡平实时,就去反省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发现问题之后直面它,不逃避,自己没有办法时及时请朋友、老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