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次读书会《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读书笔记——曹凤娇
在写这篇读书笔记之前,我也静默了一段时间,过后心里依然有些烦躁,也许是环境有些嘈杂,易被干扰,想刻意不去理会,却变得更烦躁,所以静默的时间、地点也应仔细选择,像文中描述的在清晨,山河大地皆在静默,在此情此景下,会自然感觉到心地清明、兴奋、静寂,在这时候进行反省,应该更能直达深心,更有力量,听录音中先生讲,静默并不是由兴奋转入抑制的过程,不是静默静默着就睡着了,之前打坐时,我就时常出现睡着的情况,文中提到“兴奋反省”,可见在静的表面下,内心是有思考的,但这应该不是刻意维持这种状态的,而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像先生描述他在长跑全神贯注时会有灵感自动出现,自己就捕捉到了,而像我这种刻意的抑制是不行的,是“死的”,也不似《内径》描述的那样“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的状态。
还有在反思自己读书、听讲座、学习是不是在向外逐求?有的时候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获得某项技能,为了读书而读书,都会觉得很辛苦,而且记得也不牢,反而因为兴趣、爱好去研究一门学问时,自己会觉得喜悦和满足。还记得有一次和先生谈到考心理资格证的时候,先生最先问的是“感兴趣吗?”,令我印象深刻,之后在选书读或是选讲座听时,我也会最先问自己“感兴趣吗?”。
录音中先生讲“学东西不是在向外逐求”,不是为名、为利、为贪欲。学东西、办讲座是向内用力的,要能深入内心,像文中所说:“能达入人心者深,能引人反省之念者亦强。”谨记这句话,要向内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