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调整》读书笔记
王旭浈
读这篇文章其实是深有所感的,拖至今日才动笔,其实是不敢面对,害怕面对,因为自己就是散懈的状态,心杂无力的状态,“自觉”,“忏悔”,“发心”,“立志”通通都不管用!读完《发心与立志》的整理稿才发现,自己缺的正是“情真意切”,触碰到自己的生命!对这种触碰,我有一个体会,平时读了一篇文章有所感,但只是念头一闪,感叹一句就过去了,这样其实对自己的触动很小,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而有一次,我做一个叫“清理内在空间”的练习,我反复重复,对自己说“我感到孤独”,一直说一直说,就深切的感受到了我小时候一个人在家时那种孤独。这种感受到和随口说说大不一样。所以先生讲到“情真意切”,我想就是要能够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状态、感受,这样才真切,也是梁老在《发心与立志》中说到的,“将原来的真情真愿因反求而开大。当痛痒恻隐之情发露时而更深厚之,扩充之,则正念有力,杂念自可减少”。往往感到自己散懈无力时,会看电视、玩手机,转移或逃避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其实心理的调整也正应在这时候,在这时何不真切感受一番,此刻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不过,从自己的经验来看,核心问题“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虽然已问过自己多年,但依然没有答案,不容易触碰到自己的真实,因为太容易惧怕了,惧怕以至不敢看到自己的真实的梦想,惧怕看到自己的真实的现状,不敢拥有自己看来不可能的梦想,没有信心……核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他真是无从着落。
如何调理自己,如何能使自己心情平和有力?这也是我的问题。希望自己能对自己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