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读勤学多思力行
  • 首页
  • 知会
  • 读书会活动小记
  • 整理稿
  • 思考题及延伸阅读
  • 读书小感
  • 原文
  • 制度
  •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知会
  • 读书会活动小记
  • 整理稿
  • 思考题及延伸阅读
  • 读书小感
  • 原文
  • 制度
  • 登录
  • 注册

敬读勤学多思力行

勉仁读书会(北京)

读书笔记(请假专区)

第74次读书会《发心与立志》读书笔记—唐瑶

来自 全 贞雪 2014年6月30日
2014年6月30日

A Decrease font size. A Reset font size. A Increase font size.

最近生活越来越踏实,反复思考,是觉得自己的心清净了许多,把之前很多妄念放下了,就是放下了一些对生活和自己过高的要求,这样人就落地了,接了地气,踏实多了。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有理想,有希望,有压力,在挣扎中调整,最后安于平静。

我没有过发心,但是经常听闻别人讲大乘佛教的发心,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就是要让天下的一切众生成佛,有了这样的发心,力量会非常强大,比如说虚云老和尚,佛法的事业广大无边,利益了很多众生。发心来源于慈悲与智慧,确实,看到众生痛苦自己也难过叫做悲,希望众生获得快乐叫做慈,合起来讲慈悲就是希望众生离苦得乐,有了这样的心,自然会生起发心。

儒家与佛家各有优势,儒家讲究入世,佛家讲出世;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讲自利利他,《坛经》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两者说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苍生黎民,都是为了天下百姓,只不过方法角度不一样而已,所以很多有修为的人都是二者皆通,比如粱老先生。

唐瑶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0 评论
0
FacebookTwitterEmail
全 贞雪

上一篇
第75次读书会《谈音乐、戏剧》读书笔记—唐瑶
下一篇
第78次读书会变更日期通知

您可能会喜欢……

第112次读书会...

2017年4月12日

第111次读书会...

2016年12月12日

第106次读书会...

2016年6月21日

第98次读书会《...

2015年11月14日

第98次读书会《...

2015年11月14日

第135次读书会...

2019年2月27日

第122次读书会...

2018年1月28日

第121次读书会...

2017年12月11日

第115次读书会...

2017年7月27日

第113次读书会...

2017年4月12日

第112次读书会...

2017年4月12日

第111次读书会...

2016年12月12日

第106次读书会...

2016年6月21日

第98次读书会《...

2015年11月14日

第98次读书会《...

2015年11月14日

第135次读书会...

2019年2月27日

第122次读书会...

2018年1月28日

第121次读书会...

2017年12月11日

第115次读书会...

2017年7月27日

第113次读书会...

2017年4月12日

快速登录

分类目录

  • 他山之玉 (21)
  • 制度 (5)
  • 原文 (15)
  • 年度总结 (12)
  • 思考题及延伸阅读 (191)
  • 整理稿 (126)
  • 新生报到 (14)
  • 知会 (175)
  • 读书会活动小记 (10)
  • 读书小感 (21)
  • 读书笔记(请假专区) (166)

近期评论

    按月份查看

    其他操作

    • 登录
    • 条目 feed
    • 评论 feed
    • WordPress.org

    关于读书会

    banner
    2010-10-26在梁钦元老师的指导下,本着“敬读、勤学、自省、慎言、力行”的原则,确立大家应内修自省,提升自我,使自己的人格成长。

    热门文章

    • 1

      第118次读书会《朝话》之《三种人生态度》《谈生命与向上创造》《人生在创造》读书会整理

      2018年1月28日
    • 2

      第135次读书会《未能阐明佛家胜义——读《了凡四训》后所写评语》整理稿

      2019年3月3日
    • 3

      135次读书会思考题及延伸阅读

      2019年2月22日
    • Wechat
    • Weibo
    • RSS

    @2019 敬读勤学多思力行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14571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