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请假专区) 《人生的意义》读后――冯蕾 来自 全 贞雪 2013年5月3日 2013年5月3日 A Decrease font size. A Reset font size. A Increase font size. 《人生的意义》读后――冯蕾 梁老先生一本小小的《朝话》,篇幅大多短小,谈的却都是人生的大问题。这些大问题每个都是值得穷其一生去追索的,然先生每每简言评说,寥寥数言,且观点明确,绝无含糊。一方面令我对先生的洞彻而钦羡,另方面 却需对先生的简言不断地揣摩和领悟。 关于人生的意义是我们懂事以来就在思考的问题,虽然可能最初的思考并非出于自觉。而且即便终其一生,很多人也未必领略自己来人间走过一遭的意义,便匆匆谢幕。所以越早去思考、甚而越早领略先哲的思想而少走弯路,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其实,了解自己人生的意义并没有太多功利的作用,但我感觉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把握就像给自己的人生确立一个坐标,围绕着横轴纵轴去书写自己人生的轨迹,至少不会跑偏太远。至于进而可以对他人、对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对他人的人生施加一定的影响,这又是另一层意义了。 梁老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是“用心思去创造”,先成己,再成物,直至“为民族为世界解决大问题,开辟新文化”。这仿佛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道理很深,有些细节还是难以琢磨透彻,写于此,待下次讨论时寻求解惑。 比如先生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用心思创造”,又说“人生不好说有目的”,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种种,但“用心思创造”的目的又是什么?要创造什么?为民族为世界解决的大问题又是什么?以前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但显然,这个目标是有问题的,而类似这样的大目标又算不算得是“人生的目的”,既是目的,又与意义有何差别?作为小民的人生意义又是什么?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0 评论 0 FacebookTwitterEmail 全 贞雪 上一篇 人生的意义读后——王旭浈 下一篇 第52次读书会举办通知 您可能会喜欢…… 第135次读书会... 2019年2月27日 第122次读书会... 2018年1月28日 第121次读书会... 2017年12月11日 第115次读书会... 2017年7月27日 第113次读书会... 2017年4月12日 第112次读书会... 2017年4月12日 第111次读书会... 2016年12月12日 第106次读书会... 2016年6月21日 第98次读书会《... 2015年11月14日 第98次读书会《... 2015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