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为世人所公任,它对中国过去和现在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生活在当前变革社会当中,我们怎样学习传统文化呢?
一是读经,往圣先贤书写经书,是其生命生存生活的经验、智慧、情感的结晶。不读其书,则不可与语往圣先贤之道,更谈不上对往圣先贤之道的领悟与躬行。在中国读中国书,读古人书,读经典,对中国人而言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二是尽孝。俗话讲百善孝为先,在传统节日里应该根据古人礼仪,为父母献上跪拜礼。在外人看来在形式上有封建之嫌,但通过这种形式强化了父母为上的思想。在平时要多回家看看,与父母唠唠家常。在父母固执坚持自己主见时,要给予充分理解。
三是有所畏惧,没有畏惧的人是可怕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他人为重”做事之前不是正要求考虑别人的感受吗?有人说脾气“拧”是执着、对人喜怒无常是随性、喜欢别人来“哄”是娇小,可我更想说这些人从来不过顾及别人的感受,他们的“执着”、“随性”、“娇小”也为自己的不幸埋下种子。有所畏惧才能使我们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这对于我们学习大有帮助。
以上几点是我近年来学习传统文化的体会。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习传统文化还需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情就是这么神奇,追到最后一步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