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真诚》读后感
文中写到“巧滑的人固然巧于对付,不会被人挑剔,不会与人翻脸,眼前都能过得去;但结果他还是得罪人,大家终要讨厌他。如果是真诚,就有错误,大家也可原谅;到底真诚人能对付过去,巧滑人则不能”。联系这句话,想谈谈最近自己的一些改变吧,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好像不那么受人欢迎,但是心里觉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渐渐的我认识到更多的朋友很重要,便开始想要改变,究其原因在于自己往往很高傲,不愿意过多的地主动花时间和人交流,我决定做出一些改变,主动去给别人笑脸,主动与来到同宿舍的人打招呼,关系渐渐产生了些改变,自己的心情也改变了很多。就好像之前提过的安全感的话题,只有你先给出安全感,才能要求别人给出安全感,不然多的只有计较。这是自己的一种真心的改变,我看到了效果,相较一些人,为了地位或是财富的阿谀奉承,或许后者在最开始的阶段更能让人感到“爽”,但渐渐的,便不能维持、不能继续,直到有一天这个假象就会在你面前轰然倒塌。,
文章的思考题提出“被志愿”的问题,最开始看见题目的时候,一阵迷惑,没看懂……。于是上网去搜索,看到浙大城市学院的事情才明白,我们确实是过着一种“被代表”的日子,上到国家下到父母,我们有着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是什么?我们又有着国家指派的任务头上顶着志愿者的帽子,同时还有“伟大的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又有多少事情是我们自己可以解决、主宰的?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权?这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