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
1.
其实有四个感觉:原生、派生、系统、超然。值得一提的是,前两种感觉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或者常用的。原生,给我感觉类似本我;而派生,则带有超我和本我在自我调节失效的时候出现的。派生有戏剧性的修饰,是对自己的麻痹。
2.
即派生感觉。
3.
Ponser和Snyder(1975)认为:心理学中的自动化是一种不需要任何目的,不需要耗费认知资源,主体没有意识到心理活动操作的高效的心理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四个特征:(1)无目的性:指心理加工的过程中不需要有意识的目的或目标,只需要某种引发刺激出现,信息的加工过程就自动开始;(2)无意识性:指自动化的加工过程可以在意识之外进行操作,主体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3)不可控制性:指自动化加工过程开始后,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主体很难对加工过程进行控制;(4)有效性:这是一个重要的加工特征,指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耗费很少或不耗费有限的注意资源,其加工过程不受有限的注意资源限制。具备以上四个特征的心理过程是自动化过程,反之则为控制的过程,一种心理活动不是自动化过程,就是控制过程。心理过程的这种二分法从80年代开始有所改变,因为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大量的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一个心理过程是符合四个标准的纯自动化过程,许多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加工一些方面是自动化的,另一些方面却是可控制的。Bargh(1989)在研究中抛弃了关于自动化全或无的观点,提出了“条件自动化”的观点,并据此对社会心理中的自动化现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社会认知过程中自动化出现的必要条件是不同的,有的自动化现象需要目的指导,有的需要注意的支持,还有的需要对引发刺激的意识和觉知。根据社会心理学中自动化现象所需条件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可以分为:前意识自动化,后意识自动化,目标依赖自动化。
4.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 对以后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由他的条件反射研究所演变成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5.
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时意外发现的。用开刀手术在狗的腮部唾腺位置连接一导管,引出唾液,并用精密仪器记录唾液分泌的滴数。实验时给狗食物,并随时观察其唾液分泌情形。在此实验过程中,巴甫洛夫意外地发现,除食物之外,在食物出现之前的其他刺激(如送食物来的人员或其脚步声等),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巴甫洛夫根据谢切诺夫《脑的反射》理论,在 1901 年将狗对食物之外的无关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现象,称之为条件反射。所谓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是指在某种条件下,非属食物的中性刺激也与食物刺激同样引起脑神经反射的现象。
6.
①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包括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它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可能为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并使科学的根据和日常的常识相一致。其中的“批判性”(critical)具有不适用于特定情况的否定性含义。批判性思维者从所有的意识方面收集材料:口头或书面表达、想法、观察、经验及推理。批判性思维以智力上的标准为基础,这些智力标准不仅包括素材分类,也包括清晰、可靠、精确、准确、中肯、深度、宽度、逻辑、重要性以及公平。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理性地解决问题。尽管“分析性思维”(analytical thinking)看起来更精确的表达了这种含义,但是相对来说,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除了含有分析的思想之外,还显然含有综合、评估及重建等思想。
②心理讲座中提到的批判性思维:如《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一书中(p.42)提到——“我认为“批判性思维”这个词指主动性或倾向性(你也可称它为“态度”)和特定的知识、技能的某种混合体,从而以一种反射性的怀疑主义态度从事实践活动或解决问题”。
7.
中国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国际催眠师协会副理事长。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会理事。中国森田疗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内观疗法专业委员会理事。1991年10月8日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心理学校——哈尔滨曲伟杰心理学校。
8.
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1874年1月18日出生于日本高知县香美郡兔田村。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是家庭妇女。他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也继承了母亲的善良与爱心。他对当时认为治疗神经症有效的各种疗法进行实践验证,尝试运用药物治疗、说服疗法、催眠疗法,均未收到预期效果。最后,他从当时的主要疗法如安静疗法、作业疗法、生活疗法中吸取精华,有机结合,创造了他独特的精神疗法。1924年8月,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森田正马认为:“神经质”症状纯属主观问题,而非客观产物。它是由患者的疑病素质所引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换句话说,疑病素质是神经衰弱、强迫观念症、焦虑发作、各种恐怖症等神经症发病的基础。具有疑病素质的人自下而上欲望强,希望健康、幸福、努力向上,但内省力也强,常为自己的健康状况、生命安全的精神安宁担心。他们常把一般人在某些场合可能产生的感觉,如过度用脑时的头昏,紧张时的心悸等,误认为是病而恐惧、紧张。注意力越是集中在这些“症状”上,感觉越敏锐,“症状”也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在其影响下,患者陷入内心冲突状态,形成神经衰弱和发作神经症。森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有明显的神经质症状,12岁时还尿尿,16岁以后时常头疼、心跳快、容易疲劳,还有其他神经衰弱症状,中学时曾患肠伤寒病,虽多方求医,坚持治疗,但收效甚微,老是对自己的健康担心;直至他上大学一年级时因受其症状的折磨,学业都难以坚持,考试将至,感觉难以应付,抑郁气愤之下,产生了自杀的念头,遂放弃一切治疗,彻夜不眠地拼命学习。结果却出乎意料:考试成绩很好,而且多年缠身的各种症状竟不治自愈。由此,他悟到以前的病都是假想出来的,根本就没有病。
森田还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也存在着一种类似屈肌和伸肌的互相调节的拮抗作用。例如:在某种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观念、情感和意向,同时也会产生与此相反的观念、情感和意向以调节人的行为。森田称之为精神拮抗作用。比如:恐惧时常出现的不要怕心理;受表扬时反而涌现内疚的感情;出现对某人不敬的念头的同时会想到,这个念头是错误的而加以否定,这个想法说出来会招来不幸而不再想它。这种拮抗作用的存在,可以保证人的精神安定和恒定的安全感。因此,与自己理性不符合的观念任何正常人都会有的,只是一闪即逝不留痕迹。而有疑病素质且拮抗作用过强的人,这些观念一旦出现,便固执地重复,同时又反复控制,形成拮抗对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产生强迫观念症。
另外森田认为,有疑病素质的人是“完善主义者”,他们往往在欲求与现实之间,在“理应如此”和“事已如此”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并力图解决些现实无法解决的矛盾,对客观现实采取主观强求的态度,促使症状越来越严重。由此可见,森田疗法关于神经质症状的形成机制可概括为: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而造成神经质症状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事实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加强。
9.
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适用于神经质症的特殊疗法,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与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可相提并论的地位。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它能最终打破神经质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而要做到顺其自然就要求病人在这一态度的指导下正视消极体验,接受各种症状的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病人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减轻了。
该疗法分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两种。症状较轻的可让当事人阅读森田疗法的自助读物,坚持日记,并定期到门诊接受医生的指导;症状较重的则需住院。住院生活分四个时期:一,绝对卧床期,四天到一星期。禁止病人做任何的事情,病人会有无聊的感觉,总想做点什么。二,轻微工作期,三天到一周。此间除可轻微劳动外仍然不能做其他事情,但开始让病人写日记。三,普通工作期,三天到一周。病人可开始读书,让他努力去工作,以体验全心投入工作以及完成工作后的喜悦。四,生活训练期,一到两周。为出院准备期,病人可进入一些复杂的实际生活。
10.
《江湖丛谈》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著名的评书艺术家连阔著。20世纪30年代,连阔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11.
连阔如,1903年生,中国评书演员。原名毕连寿,号连仲三,笔名云海客。满族。北京人。早年从李杰恩、张诚斌学说《西汉》、《东汉》。20世纪30年代以说《东汉》成名。《三请姚期》、《马武大闹武考场》、《战昆阳》均为他最成功的片断。新中国成立后,精心研究《三国》、《水浒》,演出获得成功。另编写《飞夺沪定桥》等反映红军长征题材的作品。 1971年8月18日逝世。历任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等职。
12.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一四一句偈总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广海,摄尽于此一偈。大小乘八万之法藏,自此一偈流出也。增一阿含一曰:‘时大迦叶问阿难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诸法。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是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北本涅盘经十四曰:‘何等名为伽陀经?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智度论十八曰:‘随相门者,如佛说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法华玄义四之一曰:‘戒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即七支过罪,轻重非违,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诸善者善三业若散若静,前后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称为善。自净其意者,即是破诸邪倒,了知世间出世间因果正助法门,能消除心垢,净诸瑕秽,岂过于慧,佛法旷海,此三摄尽。’释氏要览上曰:‘阿难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世谓之七佛通戒偈。其义虽为通诫,然七佛各各有禁戒偈。此四句偈为第六佛迦叶如来之偈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于此贤劫中有佛名为迦叶如来,寿二万岁,二十年中恒以一偈以为禁戒。一切恶莫作,当奉行其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13.
吴应熊,吴三桂之子。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入关前,多尔衮同意将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1653年,由昭圣皇太后主婚,吴应熊与建宁公主成婚。由于多尔衮对吴三桂存有戒心,因此透过政治婚姻,使吴应熊以额驸的身分留居京师,实为朝廷人质。1654年,授应熊三等子爵,顺治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1668年,晋少傅兼太子太傅。1673年十二月,吴三桂起兵反清的消息传至北京,吴应熊被捕入狱;明珠建议将吴应熊和吴世霖处死。1675年四月十三日,“吴应熊及其子吴世霖处绞,其余幼子俱免死入官”。吴世璠即位吴周皇帝,追谥其为孝恭皇帝。
14.
伯特兰·罗素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15.
《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写的一本关于生活哲理的小书。写于1930年。罗素在该书中讨论了各种常见的问题,如生存竞争、烦闷、嫉妒、疲劳等等,并阐述了自己认为可以避免的方式。罗素认为,现代人过度强调竞争,认为“成功只能成为造成幸福的一分子,倘使牺牲了一切其余的分子而去赢取这一分子,代价就太高了”。罗素提倡一种有节制的生活,“兴奋过度的生活是使人精疲力尽的生活,它需要不断加强的刺激来是你震动,到后来这震动竟被认为娱乐的主要部分……所以,忍受烦闷的能耐,对于幸福生活是必要的”。他认为嫉妒是完全不可取的,“一个智慧之士不会因为别人拥有别的东西,而对自己有的东西不感兴趣”。对于恐惧,也是完全不可取的,“恐惧是一种祸害,也因其使人偏于自我集中”。最后,罗素希望人们冲出“自我”的牢狱,做一个热情与兴味向外发展的自由的人,“幸福的人,生活是客观的,有着自由的情爱,广大的兴趣,因为这些兴趣与情爱而快乐,也因为它们使他成为许多别人的兴趣和情爱的对象而快乐”。
16.
投机倒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指一些人凭借手中的权力,通过计划或者走后门,搞到平价的紧俏产品,然后囤积居奇、翻手倒卖,经过环环转手,层层加码,最后以较高价格卖给最终使用者或者消费者,发民众之财。2008年1月15日《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的取消,标志着投机倒把行为的正式谢幕退场。
17.
张维迎,男,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1999-2006)和院长(2006-2010)。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直接参与了对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研究;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
18.
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19.
20.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
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21.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物价指数) 是政府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数据。通俗的讲,CPI就是市场上的货物价格增长百分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认为CPI增长率在2%~3%属于可接受范围内,当然还要看其他数据。CPI过高始终不是好事,高速经济增长率会拉高CPI,但物价指数增长速度快过人民平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就一定不是好事,而一般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很难超越3-4%。
22.
原沈阳干事,雷锋的亲密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