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理性开发的是经济》——读后感
郭芳
我理解“帮助理性开发的是经济”,在于“非这样不能给我们挪出更大的闲空,对一切问题越可以采用细致的办法”。就像有句话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还有一句更朴素的是“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特别是在饥荒的年代,这句名言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就是说你连温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给那些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人讲道理、讲政治,都是空谈。在那种情况下,没有理性生长的土壤。而只有人们衣食富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展文明和理性,而帮助人们富足的则是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帮助理性开发的是经济,是经济的发展给了文明和理性生长的土壤。
“战争在将来必是可少的”,不是说战争会消失,会杜绝,我理解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理性的开发,可以用教育代替杀人打人等办法,战争自然就会减少。而经济的发达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也减少了通过暴力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的机率。而人们通常也不会选择通过发动战争来求发展的。所以我认为在未来战争的趋势会很小,但并不肯定一定会消失。因为人们有时也会失去理性。
“到富力增进,可以用教育代替杀人打人等办法时,人命才值钱”,我认为真正的转变在于文明程度的不同。在原始社会更多遵从的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随着文明的开发,逐渐有了尊老爱幼、救死扶伤等体现人类关怀精神和悲悯情怀的表现,而这种文明可以说建立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的基础上,人们才有时间和精力去解决更高一层次的需求。人才会被尊重,人命才值钱。
“唯有经济进步,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合理。”我理解“经济进步”对于“生活更合理”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要想生活更合理,经济必须进步;而经济进步未必一定生活合理。因为生活合理需要政治、道德、法律等多方面的进步,而经济进步只是其中一部分,把它反过来说“只要经济进步了,生活一定会合理”是不可以的。而文中也说“唯有”,而非“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