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次读书会思考题及延伸阅读
主讲篇章: 杜威教育哲学之根本观念——读《民本主义与教育》
时间:2020年01月18日周六中午
主讲人:子钰
督 导:全贞雪
每个大人其实都是孩子,只是我们忘记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哲学界认为是终极问题,还没有定论,或者说,本身是没有定论的问题,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宇宙,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建了他自己的宇宙。
真的没有真相吗? 我不知道。
我现在倾向于相信阿纳斯塔夏的说法,因为很多与我的生命体验相合,与我的内在相应。我还记得很多我小时候没有被教导的原发认知,和感受。这些后来很多都被后天习得的知识和情感运作和思维模式覆盖了。我也经历了很多与自己黑暗面的角力,承受这些运作模式带来的痛苦。我体会解除这些的方法,就是不断的觉察,训练自己和这些模式分离,拿回选择的自由,为什么可以分离?可能还是要回到我是谁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重新认识了,对我来说,好多选择就变得容易和清晰起来。
这一次读书会,我想给大家介绍阿纳斯塔夏的一些情况,及符合她的认识呈现的一个真实的学校。每个大人其实都是孩子,只是我们忘记了。孩子又是怎样的?孩子是怎样在认识世界的?孩子能为自己和这个世界做什么?这个学校发生的事给了我们一些和常规截然不同的回答。
最先打开我固有认识的封印,就是来自于梁漱溟先生对人是什么的认识,他也提到对孩子的教育。 请参看 《杜威教育哲学之根本观念》里面既说了杜威的观念,也表达了很多梁先生的观念。 我还在凭记忆搜集全集里面相关的内容,容后补充。
这次的思考题,我实在还没想好是什么。督导全师姐,帮我想了3个问题,我觉得都很好,就斗胆这样用了。
思考题1、对现行的教育有很多不满意,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校不满意,社会不满意,从而衍生出很多新的教育形式,请说出大家接触过的独特的教育方式。
思考题2、教育是看人心的重要路口,宇宙最活的就是人心,教育又是习惯,教育如何做即不阻碍“活泼”又能做到培养“习惯”?
思考题3、教育偏乎习惯,则流于机械,流于不自觉,流于呆板。如果放养会不会因自由而懈惰?放养会不会与社会分离?会不会在接受别人经验方面有障碍,比如科学方面。
延伸阅读:
补充:
- 谢琴宁学校——人类的新未来_腾讯视频
https://v.qq.com/x/page/h0329j6rccw.html
2. 公益课程|第一个访问俄罗斯生态村和谢琴宁学校的中国团体组织者的感悟_孩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