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活动小记 第三次读书会感受 来自 全 贞雪 2010年12月3日 2010年12月3日 A Decrease font size. A Reset font size. A Increase font size. 在与人交往时,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 人想,以他的角度考虑问题,适时以局外人适时以局内人,结合理性与感性去分析问题,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本所在,是非常正确的。就梁师伯举得那个保姆与两家人 的故事中,我看到的是两家人的攀比心或者什么劣性在作祟,问题的根本在自身,保姆言行的作用更像个导火索,炸弹本就存在,只是引爆没引爆的问题,如果没有 炸弹,再点火也不会有战争吧。所以自身负有全权责任,即使两家人识破了保姆的诡计,甚至辞退,也难保之后不会和别人产生问题。这个痛苦可以看成是一棵树, 如果只剪些枝枝叶叶,不拔起它顽固的根,宁静是绝不会长久的。这之后又涉及如何拔除劣根的问题,于是讨论就会涉及人性,人有虚荣心或攀比心,他们是希望藉 由外在的东西去实现自我认同感,想证明自己是个被众人认同最好的“好人”。 引起这种心的原因,人人肯定不尽相同,但是一定是后天有意或无意中形成的,然而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我想没必要再去绞尽脑汁探寻是在何时何地何种原因引起 的了,而现在主要问题是如何清理这个思维。我目前还没有解决自己的这种问题,没资格谈论方法。但是我认为佛法是解决问题的一切法门,所以我愿在此路上潜心 修行。 还有关于真诚问题,为什么大家不能脱下铠甲以诚相待呢,脱下铠甲后安全感又从哪里 来呢,外在的东西是无常的,不可能以外在的人或事物给你安全感,所以你毫无疑问的为自己穿上了铠甲,这看似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安全感 是非要不可的吗?问问什么时候你认为自己是安全的呢,大部分人会认为是生命,人格,尊严,财产,爱情,亲情,地位等等都不受威胁的时候最安全,但是生命是 无常的啊,这才是真理,真的存在的。那样安全感就永远得不到满足,即使穿上最坚固的铠甲也没有办法啊,再说这样的铠甲会存在吗?所以我说不如放下,放下那 些对未来的期望,不去担心焦虑害怕我们拥有的美好的东西会在未来失去,因为你再担心也不能活在未来中去捍卫它们,未来的形式是以当下展现在你面前的,何不 用考虑未来的能量来关注当下呢,在当下的每一个感受才是真实的啊。 曹凤娇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0 评论 0 FacebookTwitterEmail 全 贞雪 上一篇 [转载]自觉既是难得的,更是必需的——《朝话•吾人 下一篇 张杨的入会介绍 您可能会喜欢…… 读书会录音文字整... 2019年3月31日 第109次读书会... 2016年10月23日 读书会第二阶段形... 2013年10月16日 《谈戏剧》读后感... 2012年9月27日 读书会纪要 2012年6月16日 第七次读书会纪要... 2011年3月7日 开心网的群 2010年11月1日 朝话的封面 2010年10月27日 读书会简介 201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