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感 机巧心vs愚公移山 来自 全 贞雪 2010年11月28日 2010年11月28日 A Decrease font size. A Reset font size. A Increase font size. 最近遇见一个病人,是个刚上大学的姑娘,年纪轻轻一身不适,每次来看病都由妈妈陪同,丫头暂时显不出太多习惯上的问题,因为几乎每次看病,母亲都是主角。 第一次开方时,我强调此方不可常期服用,最多可以服用半个月,因女儿住校,熬药不便,我会尽量缩短疗程,前提是患者需要百分百配合,需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起 应有的责任,同时,考虑到给患者节省开支,我提议可以自己买一个秤,批发药材自己称量,结果两天以后,接到电话,母亲问我能否把其中的一味药由五克变成十 克,因为批发市场本没有抓药义务,他们懒得过于细分,母亲同意并已然让他们如此抓完,只是打电话确认一下,我强调:药不是饭,该是几克就是几克,就算抓完 了也要改回应有的剂量。半个月后该复诊了,收到母亲一条短信,说自己又抓了好几付药,写了几条女儿的症状,问我能不能不来复诊自行服药。我告知:应按医嘱 执行。因而约近期复诊,结果母亲再次用短信告知,女儿需要准备考试,没有时间。一周后,我开始忙碌,母亲突然又发来信,问我何时可以复诊,约过两三个时 间,因单位临时有事而后推,每次母亲问我能否来就诊时,我均告知何时再联系确定时间(比如:明天再定是否有时间),但母亲从不给我电话或者短信确认她已知 晓,总是在约定联系的时间直接问我当天几点来。最近一次约复诊,又是三天没有回音,因此我安排了别的事情,并告知因她迟迟没有确认,所以我另有安排,如果 要来复诊,把时间提前,同时必须给我回复。她着急来了一推信息,告诉我她已经在三天前给我短信确认,并说新定的时间她来不了,让我体谅她的难处。说实在 的,按她以往的习惯,我很难相信她发过这条信息。最终她选择把复诊延后,并要求我早做安排,定下次复诊的时间。 记得梁师伯曾经说过对愚公移山的理解,他说人不能有机巧心,如果有投机取巧之心,挖一勺土就偷眼看上帝何时帮忙,那么如果真有上帝,上帝绝不会帮他把土山 移走。我不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但是这位母亲先是怕麻烦,擅自改药量,后又自行多抓药想延后复诊时间,再因为考试而不按时复诊,试想,如果真是如她所说早 就想找一个负责的大夫好好看,怎会如此不郑重?试想一个人如果特别想学一门手艺,终于碰见一个愿意教的师父,定会抛弃一切踏心学习,怎能跟师父说您先等 等,我忙完了找您学去?且不说我真的很忙,就算不太忙,我也不愿行此方便。曾经不解于师父跟病人拍桌子,也曾立誓对病人要尽量体贴,可如果自己不珍惜自己 的身体,病了还不踏踏实实看,我只能表示遗憾。那条我根本没有收到的过的短信,或许是她想让我等而随口说的谎言,或许是她以为自己真的发了,或许她真的发 信我没有收到,我看到的事实只有她从来没有给过我确认短信。或许有人会质疑我为何不能主动打电话给她,如果一个病人需要医生这样,那他将自己的身体置于何 种地位?这样的病人也根本好不了病。 一次跟随一位老专家出诊,一个病人九点多来要求加号,老大夫说:你若是八点来,还可以勉强考虑,现在都九点多了,若给你加号,一是我看不完,二怎对得起四五点来排队的其他病人。患者强调家远,要求照顾。老大夫说半个月就复诊一回,你就不能早起点?最后病人骂骂咧咧地走了。 治病就如愚公移山,有机巧心,不仅大夫难给方便,自己的病想好,也是遥遥无期。 黄芊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0 评论 0 FacebookTwitterEmail 全 贞雪 上一篇 读《言志》 下一篇 第三次读书会通知 您可能会喜欢…… 第105次读书会... 2016年4月21日 第75次读书会读... 2014年6月15日 读书会心得——陈... 2014年2月19日 《东方学术之根本... 2013年12月13日 《我的自学小史》... 2013年11月13日 《我的自学小史》... 2013年11月3日 [转载]生活中的... 2012年5月26日 《谈罪恶》读后—... 2012年3月8日 ≪猴子的故事≫读... 2012年1月7日 乡情 2011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