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请假专区) 第83次读书会《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读书笔记—冯蕾 来自 全 贞雪 2015年1月5日 2015年1月5日 A Decrease font size. A Reset font size. A Increase font size. 《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读书笔记 冯蕾 读过《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这篇文章,对其中一句话印象深刻:“智者不能自见其面,勇者不能自举其身。”生活在今时的社会中,我们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界的雾霾,更多的是社会上纷繁矛盾的信息、变化乃至价值取向的颠倒,我们面对的挑战、压力和困扰可能比古人更多,所以更需要时常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路径、方向,以保证自己在成长的路上不迷失、不偏离。而梁老指给我们的一个方法就是“亲师取友”。 文章提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当我们“忽忘”了自己时,需要师友的提点和帮助,来弥补自身省察的不足,或加入一个志同道合的团体,避免自己趋于下流;另一种情况是当我们给朋友帮助时,不仅仅给予安慰或一个刺激,更重要的是给他一种调治,真正地帮助他得到调整。 以我自己的体会,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不会走捷径的人,往往自己横冲直撞,顺其自然地走到今天,不能说人生中没有遗憾。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几个对他影响很深的人,如果这个人真是一位智者,给你很多人生的指点,这人就是非常地幸运。现在的父母往往过分地充当了这个“智者”的角色,大包大揽,恨不能安排好了孩子的一生,而回想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那时候的父母真的在人生建议上给予得很有限,感觉自己从父母处得到的生活照顾是满满的,但是从对社会的认知上则是很有限的,以致于一路上随着自己的心意误打误撞,缺少仔细的规划。 所以说,亲师取友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主动的借助外力的自我调整,首先要结识和建立一个向善的亲友圈,圈里的师友在某种程度上或者某些方面是高于自己的,从师友身上,我们可以得到鼓励、启发与力量,在我们受困于自身的环境难于清醒地认清的时候,可以得醍醐灌顶的警醒、点拨和启发。有这样的师友陪伴是人生一大幸事。 ×用微信扫描并分享 0 评论 0 FacebookTwitterEmail 全 贞雪 上一篇 第83次读书会《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读书笔记—李林溪 下一篇 第86次读书会《谈习气》读书笔记—李林溪 您可能会喜欢…… 第135次读书会... 2019年2月27日 第122次读书会... 2018年1月28日 第121次读书会... 2017年12月11日 第115次读书会... 2017年7月27日 第113次读书会... 2017年4月12日 第112次读书会... 2017年4月12日 第111次读书会... 2016年12月12日 第106次读书会... 2016年6月21日 第98次读书会《... 2015年11月14日 第98次读书会《... 2015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