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参照的异己者
李林溪
和大家一起学习之后,对于自身的短处,痛苦经历,也包括异己者,于内于外,都是一个包容的态度。我觉得这相当统一,因为这些东西从内外两方面都构建了我的一个完整的世界。我所在的世界,有物理的,有心理的,有正面当然也包括负面的,有我自己的意见,自然也包括不同于己的观点。我觉得意见异于自己的人,如同参照物,也完善了我的观点,我有时候想象如果别人都和我观点一样,是不是就无所谓观点的存在了,就是好多个自己在身边一样。有别人,一定意义上映照出自我。
在读书会上有不同观点是很正常的事,有很多不同的声音甚至因为时间所限都来不及发出。当然我觉得要在2小时左右时间内要把生活背景相差较大成员形成统一意见也是很违背规律的,所以以前在回去的路上我看到大家还在探讨,但我觉得探讨也是需要时间和场合的,公交工具上很不适合,如果真按照“罗伯特议事规则”似乎又太正式。很多问题值得再探讨,或许之后碰到类似经历都不同想法也能理解异己者的意见。不是当时当地的那个人,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观点。
意见呈现也是有意义的,而分出意见的高下似乎也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不一定要强人从我,也不一定一决雌雄,对于问题有不放松的态度,解决问题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