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
当时,我正看书也是如坐针毡的感觉。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马上就想到自己,我想自己如坐针毡,也是因为自己在意别人的看法,有其是自己作为一个刚到医院的新人,很在意未来的同事对自己的看法,因为之前功能科的老师讲:和新人打打交道,就会知道这个人未来的发展如何。听了老师的话,我其实很想知道这位老师怎么看我。但我没有勇气说出口。
心里有了这位老师的话,以后再做什么事情,就更加小心翼翼。本来就是一个陌生的新环境,本来心里就有些害怕,现在更加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实际,就更加的畏首畏尾,吞吞吐吐。
读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反省自己,自己心里安定了一些。看书,肯定是对自己有益处、有成长的。这样就足够了。何必在意别人的评价。总是想把事情做好、作对。却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对。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对,以后,也受限于自己的能力,最终能够及格也未可知。于是,仅剩下“尽力而为”四个字。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的基础都不同,用一个死死的及格线卡住,太过苛刻。活生生的生命硬要塞进死板的模具中,扼杀了多少美好?值得庆祝的不是最终我考了多少分,而是我增长了多少智慧与能力。
古代人学习是为了(因为)自己,当代的人学习是为了(因为)别人。是为了自己的想法,还是为了别人的一句评价?肯定前者的生活,更加坦荡光明。那么,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运用一些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君子和而不同”,这也是当代的一个写照。各种价值观、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值得尊重的。婚姻也是。关键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付诸行动。在付诸行动的时候,也要经常提醒自己,自己当下的行为是否真的有助于达成自己的目标。
要想好如何写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发现了之前为此次读书会写的读书笔记。读读两篇笔记,很有意思。我手写我心。附上原文的片段,这大概可以更全面一些的讲清楚我的婚姻爱情观。
我的婚姻爱情观——72次读书会缺席感想
大家都是普通人、众生,混迹于轮回之中,都有能力不足之处,都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时。所以,当两个人发生矛盾,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角度来体谅一下对方。思考了自己认识的朋友,发现99%都是内心纯良之人,之前和大家的相处总会有摩擦、不顺心之时,此刻想想,是自己之前对大家要求过于苛刻了。婚姻、爱情之中相处,总是不能处处满意的,是否可以带着一颗体贴之心去体贴对方呢?当自己能力不足,体贴之力都提不起之时,是否能看到自己内心之局限、能力之不足,原谅自己体贴无力,那就分开,祈祷自己早日拥有体贴对方的能力,祈祷对方能够遇到能体贴他的人,这可能也是个方法吧……果然啊,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爱情、婚姻也需要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那个人。在一起了,就且行且珍惜,不能在一起了,就祝福对方。
现实生活中,我也觉得很多人都在爱情、婚姻之中算计,我前两天遇见一个和我一样大、结婚了的女生。她当年和她老公闹离婚,最后没离成的原因是,1、是因为害怕离婚了以后,自己再想结婚,就顶着一个二婚的帽子,不好再找2、再找一个,也不一定能找一个比现在更好的,所以,不离婚。现在她和她老公看起来还是很幸福,所以我就有疑惑,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呢?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选择自己的路的权利,而外人既无力干涉也无力评论?我们能为朋友、周边的人做些什么呢?把选择的权利还诸本人,也希望看到自己能够拥有、行使选择的权利,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