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自新》
主讲:曹凤娇
一、思考题
1、回想之前的教育,多半是教我们如何对付环境、应对他人,很少提及如何“对自己有办法”,为何梁老强调认清自己,对付自己是须臾不可放松的?
2、当我们“狠狠”自责时,其改正效果是怎样的?我们又会用什么方式让自己不至于太过痛苦?
3、当读到“你自己原谅自己吧!大家也都各自原谅自己吧!”你有什么感受?当你了解“人类生命是不由自主的”,你有什么感受?为何只有到了悲悯的心境,才真能够忏悔、自新,开拓新生命?
4、“人原来分得出来是非”,那现今是什么让我们的好恶之心不那么清澈,从而丧失了力量?
5、如何区分欲望与志气,在生活中大家是怎么自省做到不要贪的?
6、进入读书会以来,一直倡导要学着“对自己有办法”,你是否有改善呢?
二、释义
1、“以往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出自袁了凡《了凡四训》第一篇《第一篇 立命之学》:“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这句话是禅理,改造命运从何改起?从自己的习气、过失做起。你既然晓得自己的过失,要把这些不能考取功名以及无子的过失都改正刷新。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是书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出自《大学》
三、推荐阅读(原文附件在读书会邮箱)
曾奇峰的《自卑者的本质》
David R Hawkins《关于人类能级的探索》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第六、七节《略说自觉及意识上、下》
梁漱溟《朝话——欲望与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