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老先生说,想将两性问题摆的出来,条理清楚,必衣食问题得有公共的解决,腾出空来,没有其他牵扰,这唯一的问题,摆在当前,才看的清楚。那么,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已优于以往,是否不受牵绊,能够看清呢?如何看待自己的婚姻问题,是否还有诸多困扰,是来自婚姻本身,还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带来的问题?(物质与婚姻的关系)
首先,婚姻这个规则形成的基础在于两性的繁衍,因此,就必须要求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来抚养下一代。因此物质对婚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是每一对决定生育小孩的夫妇所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男女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分工与以前相比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了,很大一部分妇女在经济上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性,甚至能独立负担起家庭的重任,更多人追求的是心灵的伴侣,这时候择偶对物质的要求相对来说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但从深层次考虑,这种择偶标准的改变也源于自身物质的丰富,所以,婚姻与物质仍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现代剩男剩女的出现,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社会现象,如何理解梁老先生对于独身主义真谛的阐释,“一个人的生命究竟还是完全无所不足的”,剩男剩女是“剩下”的一些人,还是理解真谛而独身的人,还是二者都有?
关于“剩”,还是要看是主动剩下还是被动剩下,主动剩下的当然就是对自己有一定认知,认识生命真谛,自身相对已经完满具足的人。
三,梁老先生的父亲对梁老先生的婚姻是“放任中有信任”,这在《先父所给予我的帮助》一篇中有提到,那么我们的婚姻中,父母家庭对子女婚姻的影响有多大呢,差别在哪里?
我很赞成在交往过程中听取师友意见。父母跟自己关系太亲近,有时候不能客观地给出建议,我们也会因为某些原因,故意逆反,对父母反对的越发积极地去争取。但是师友的意见相对会客观很多,我们在听取他们的意见时也会理智很多,反而更容易接受他们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