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璐出席山東人文社科研究協作體年會
1月24日,山東人文社科研究協作體年會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曲阜講話精神,開創儒學研究新局面”研討會在山東大學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院長許嘉璐先生,山東省副省長季緗綺,山東大學校長張榮,山東省人大原副主任曹學成,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王志民等出席年會開幕式。
許嘉璐先生在講話中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對山東人文社科研究協作體成立的背景、意義及今后的發展道路進行了全面的說明,提出了希望。他首先對去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曲阜之行”的意義進行了解讀,他認為習近平“曲阜之行”與鄧小平“南巡講話”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是人文社科領域的一次“撥亂反正”和“思想解放”。鄧小平的南巡解決了經濟領域的“姓社”“姓資”的問題,認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能夠兼容﹔習近平的“曲阜之行”解決了人文社科領域的“姓孔”和“姓馬”的對立問題,實際上提出了馬克思主義與儒學的關系問題。馬克思主義和儒學不是對立的,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互補的,能夠兼容的,因此,習近平的“曲阜之行”可以和鄧小平的“南巡講話”相提並論。
他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通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相協調”來建立起中華民族新時代的價值觀,用強大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做支撐來推進下一步的全面改革開放。這些論述是符合中華文化與世界人文社科發展規律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第一位的國情就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必須跟這個國情結合才能中國化,必須跟這個特點結合才能把中國建設好。我們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揚棄,和時代精神相協調,由點及面,由淺入深,逐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觀。
許嘉璐提出,本次研討會既考慮對傳統文化進行解讀,又關心如何把研究成果推向民眾、推向社會乃至如何開展這方面教育,這就是協作體的活力所在。我們要讓廣大干部、農民、工人乃至更多的知識分子形成一種文化自覺,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家的腦子裡生根,這不僅是山東省的需要,也是整個國家的需要。要針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開展基礎研究、理論研究、書齋研究,把孔子的學說提高到倫理學、價值學的高度,實現“下學而上達”﹔還要通過通俗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把理論研究的成果返回到更多人的心裡,實現“上達而下潛”。許嘉璐對協作體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幾點希望和要求:一是協作體要協作。當今世界的科研動向是文、理、工、法、醫都在走協同的路子。
我們要想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就是要在立足於今天的科學技術、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對先哲留下的經典進行重新的闡釋,要召開研討會,一起商量﹔還要通過項目、活動等多種形式來開展協同,形成合力。二是要深入基層社區。我們這些學者不是民眾的導師,因為我們身上的傳統文化基因未必多於老農,我們只是書讀得多一些,先知了一步,先覺了一步。我們不過是一個喚醒的人,把民眾身上的傳統文化基因喚醒。三是要提高。為了把弘揚的工作、揚棄的工作做得更好,我們也需要了解海外的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的前沿動態,可以依托一個單位開展海外學術動態的搜集和整理分析,進行資源共享。這同時也在提醒我們,對儒家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也得與時俱進。講話最后,許嘉璐希望山東省為協作體的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持,以利於協作體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季緗綺在致辭中說,2013年11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指導工作時指出,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深入研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時代價值,對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季緗綺表示,習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斷,是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宣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文化方略。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出要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推進“美德山東”、“文明山東”、“誠信山東”建設。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對這項工作作了進一步的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