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学小史》读后感3
首先要向全贞雪师姐,冯蕾师姐致敬,轮流做主讲这么长时间,因为最近老是缺席,以至于,自己的读后感都写到第三篇了。关于自学,已经快写到没的可写的地步了……
如果说:自学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而不限于单指自己学习。那么,我近来对自学感触最大的就是:亲师取友非常重要。
之前读论语,选用的是杨伯峻的注释,也能从中学习《论语》当中具体条目,具体的某个字的意思,但总觉得不对味,总感觉《论语》不应该那么简单。联系到《东方学术之根本》这篇文章,文中讲:中国印度的学术,是要使生命成为智慧的。我通过读杨的注解,我更多感受到的是知识的增加,感受不到《论语》流传2500年的原因,当中的智慧。后来,一个老师告诉我们说:不行,杨的翻译不够好,你们去读钱穆的《论语新解》吧。就听老师的话,买来《论语新解》再从头读起。突然就发现,换了一本注解,《论语》已经变成了另一个样子,生动、活泼、有深度,就真的觉得,读《论语》,是能够让生命成为智慧的。因为这位老师,也因为《论语新解》这本书,终于感受到了之前积累的作用,跟了这位老师学习之后,感觉自己一下子自己进步了很多。
通过这个体会,就发现,亲师取友很重要。老师很重要,站在哪个巨人的肩膀上,很重要。因为学习,首先是继承,其次才是发展,如果老师指错方向,那么等到自己继承完全,需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扬,加速前进的时候,那真是危险,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当然,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也是一件挺讲缘分的事情。总体还是和自己相应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提升自己,才能遇到更好的老师。写到这里的时候,特别想感恩。感恩命运的锤炼,让不优秀的我,遇到先生,遇到诸位,从而让自己变得比以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