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我的人生观》读后感
冯蕾
人生观、价值观这类概念,在年轻时看来,都是极空洞的大名词,觉得与我们具体的生活没多大干系,是写论文或者某某申请书时才会去大谈特谈的,而且谈的亦是空洞虚幻,不知所云。
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件重要的事,是在自己从加拿大转了一圈之后又回来中国,逢人对人说“要想真地出国并能融入人家的社会圈子,要在25岁前,你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的时候”。一个人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慢慢地积淀成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形成巨大的分歧。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在学英语的课堂上,为了西藏属于中国这一事实和一位加拿大老师争得不可开交,互不相让。这其实也涉及深层的世界观、价值观问题。
再后来,我们越来越不讳言人生观、价值观,尤其突出的一个例子是在招聘员工的时候,要考量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不是与我们团队的文化相匹配,特别是他是不是正能量、是不是乐于学习,是不是富有团队精神等等特质。甚至极端到有的单位不招收单亲家庭的孩子,这当然有身份歧视的嫌疑,但它背后其实还是反映出用人单位对于所招聘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重视。
其实,梁老先生在文中所言“生命者无目的之向上奋进也”,用当今时下的一言以概之,我觉得可谓之曰“正能量”。每个社会阶段都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困惑、迷惘,老先生的时代是苦恼中国的出路,而今天人们仍在为出路而困囧。这就需要我们在内心里做出价值的判断和选择,找到自己存在于世上的意义,这正是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