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今天的我》读后——程路涵
再次读这篇文章,重新理了一遍梁老之路的八个层次:“因为肯用心思所以有主见”——“有主见乃感觉出旁人意见与我两样”——“此后看书听话乃能得益”——“学然后知不足”——“由浅入深便能以简御繁”——“是真学问便有受用”——“旁人得失长短一望而知”——“自己说出话来精巧透辟”。梁老说,前四层是他用功的路径,而后四层他也只是望见而未实有诸己。
一直都觉得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能被简单的复制粘贴的,每个人都走在各自通往真理的路上常常不期而遇。第二次的思考题“我们要学的是成功人士的方法套路还是什么”也是我总是思考的一个问题。有时候觉得,我们能学习的是他们面对问题时的郑重态度和解决思路;有时候觉得,我们能学习的是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解构的能力;有时候觉得,我们能学习的是他们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后来,这个问题还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这个3月我非常疲惫,因为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我一点经验都没有,甚至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开始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心里非常焦灼,我急切地想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却也清楚从来都没有捷径。后来,我决定无论做的好坏,总归要先自己试试。可以算是随便找了一个我稍微有点兴趣的地方作为切入点,查阅了一些资料,也问了一些懂行的朋友,觉得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也都有一些不明白,慢慢开始形成了我自己的些许认识。为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方案,我通过朋友接触到一些有成功经验的人,想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这时我发现,我从他们那里可以汲取的,首先是有处理这件事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的应对措施,然后是由于对整体有所把握之后的安全感,最后其实是一堆自己对自己的发问。之后总结起来,我能学到的其实是一般的规律、内心的安定和思考的方向。
所以今天第三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又读出了新的感想。虽然梁老的路不能简单习来去走,但是通过他的描述,我能得到的也有一般的规律、内心的安定和思考的方向。仔细回想,自己也确实经历了“对一个问题肯用心思,便对这问题自然有了主见”,“要自己有了主见,才得有自己;有自己,才得有旁人”,“学着认识问题”,“担心我的出乎他之下”等一系列的过程;同时,也稍稍体会到了“常常要有主见,常常看出问题,常常虚心求解决。这样一步一步的牵涉越多,范围越广,遍察愈密,追究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在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的感觉。当自己参照梁老所述看到自己这些变化时,就知道这次自己在追寻的路上走了多远,也慢慢明白自己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我想,这时这篇文章给我带了的很大的一个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