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情感的博弈
李丹
世界本是在混沌中旋转,清浊谁又能时刻分得难么清楚?每个人都渴望活出与众不同的自己,可偶尔在不经意间我们谁又变成了谁的替身?是不是我们真的无法掌控生活的全部,只能肢解大部分的“自己”给别人,于是折腾出所有的快乐和悲伤?果敢和犹豫,干净利索和瞻前顾后,真实和完美,难道我们真的只能在后者的迷宫中烧灼身心,最后甚至不得不泯灭掉那一点点精气神?
此次读书会中我深刻感觉到,在现实社会里,我们每个鲜活灵动的生命都难免陷于道德文明管制和自我情感尊重的博弈里,于是想到了之前看过的小说《香水》。
记得当时边看边觉得那家伙(主人公格雷若耶)着实另类,可这种另类却让我痴迷得无法自拔,难道我的灵魂深处正渴望有格雷若耶那残酷无情的种子吗?这种感觉让自己也毛骨悚然,但随着痴迷入境,某刻顿然开悟,一个人敢为了自己那份炙热而纯正的爱去勇敢地做点什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只是因为提取体香的手段残暴不忍,令人脑皮发麻;只是因为这带着敏锐嗅觉天赋的家伙与以“文明”著称的世界太不相容,他恶心甚至憎恨世俗人之身上散发出来的阵阵恶臭,他情迷于那未被一切世俗污染,纯洁美妙少女身体飘逸出来的丝丝纯香。可正因为他有着对美最敏锐,最直接的感受,所以历经坎坷磨难的他才有着对“美”最残暴,最野蛮,也是最勇敢,最直接的追求和尊重。或许,当我们看完《香水》这本小说后喜欢对这个BT丑男嗤之以鼻,来表示自己的良心未泯,或以此给自己贴上个“正常人”的标签,但是我们应该还记得,当这个万恶不赦的丑男凭借自己对体香最敏锐的感受和通过世俗道德观不可容忍的追求方式,将生命之香提取浓缩并把它散在自己身上后,那些丑恶的巴黎人的嘴脸了吧?明明一秒前大家对他还是冷笑,鄙视,憎恨,或者畏惧,可当最纯的美——体香,穿越布满灰尘,长满厚茧的鼻孔,顺着喉咙,气管,钻进那早被鱼腥恶臭味染黑的肺泡,顺势流入毛细血管,在全身血管里流淌并欢腾时,每一个人就都忘记了世俗的规矩,每一个人都开始奋力撕破那沉沉生活压力之下的满身伪装,变得丑恶,野蛮和狰狞。而为了得到每一丝体香,他们开始变得比格雷若耶十倍地残暴和丑陋。那群之前被阴郁灵魂所控制的巴黎人,现在开始面目狰狞地扑向格雷若耶,将他那飘散生命之香的身体一点点地撕拨和分砍,以至于不到半个小时,格雷若耶已从地面上彻底的消失,一根头发也没留下。看到这里,你是否开始敬佩那个所谓的BT男,并开始可悲于那些被生活掩埋,甚至连“美”都无法正常嗅到的世俗巴黎人了呢?
我不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当初创造格雷若耶这么个人物时,是出自何心,又带着何等心境,一部好的小说总是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见到的是:尽管主人公外表不堪入目,思维怪诞,行为异常或是残暴不堪,但却正是由于他对美最敏锐的感受和最直接的表达,正是他用自己被瓜分和吞噬掉的身体唤醒了一批巴黎人对美的勇敢追求,那些阴郁的灵魂因此也得到了无情鞭挞和彻底曝晒。看到此小说,我心里豁然明朗:原来世俗人眼里的BT男——格雷若耶,却是于无情和自私中带着冲破世俗的强大勇气,完美地实现了人生最高境界的涅槃,毫无疑问他就是佛陀,他才有着真正的慈悲之心——唤醒众人对美的追求,让生命不陷于阴暗,而自由地绽放。
下面是《香水》小说结尾篇的几处引用——这帮野蛮人(文明制度下的巴黎人)吃完人肉(格雷若耶)后又聚集在营火周围,没有哪一个说一句话。这个或那个在打嗝,吐出一小块骨头,轻轻地砸舌头……尽管他们的胃里不好受,他们还是觉得心里是完全轻松的。在他们阴沉的灵魂里,突然变得那么轻松乐观。在他们的脸上,表现出一种童话般的、柔和的幸福光辉。他们或许是因此而羞于抬起目光和相互对视吧。但他们后来敢于这么做,起先是偷偷地、后来则是完全公开地相互对视时,他们不禁破涕为笑。他们感到特别自豪。他们第一次出于爱而做了一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