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运动与合作》读后感
201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占总人口的48.73%。因为乡村人口一直就占了很大比例,也相对贫困,所以自古及今,农民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
文章主要讲到,要启发农民的力量,使农民自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什么是“鱼”?文章中讲到:利益就是好处,不单单是物质层次的东西,要能增进人生趣味。人生趣味对于农村来讲主要就是和气与勤勉。“渔”呢?文章中讲从合作中来。
我觉得本文一共三个重点,一个是要启发农民的力量,一个是要增进农民的人生趣味,最后一个就是通过合作的形式解决农民问题。所以读完这篇文章,我感觉现今社会我们(包括政府和我们个体)为他们做的远远不够。我们只是努力在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当年富士康的员工跳楼事件。员工被逼跳楼,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人生趣味”趋向于零,虽然工资不低,但他们找不到活着的价值和勇气。
同时这三个重点不仅仅只适用于农民运动,对于现今社会,我们的一生也应该着重从这三个方面下手,解决自己生命的思考。用合作共赢的方式,启发自己的力量,增进自己的人生趣味。进一步讲,大部分人能够开心的生活,社会问题、农民问题自然而然就会消失。
听本次读书会的录音时,特别听到了这句话:“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我想许多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就在于,近几十年来我们一直站在金钱、物质的层次来看待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极大发展的同时,严重忽略文化的发展。于是人们越挣越多,越来越不幸福。今天,我们必须要换一个角度来看社会发展了。
现在国家的管理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展了各种运动,如早年的八荣八耻,到现在的各种城市精神。从其轰动程度可以看出管理层想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的心。但人是社会的主体,想要社会和谐,就必须解决个人的人生趣味问题。我想人生趣味绝对不是一两场运动能解决的。就像现在宣传的各种精神,都是表面功夫,随着时间的消逝,它们也会慢慢远去,不足以借此来增加人生趣味,所以不足以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人生趣味—和气勤勉与向上创造从哪里来。我感觉是从教育中来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教育同一场场轰动的运动相比,真的是很漫长的一个过程,但我们不能违背规律,欲速则不达,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的做好教育,才能从生命深处真正解决安身立命之道。所以我们需要改进的是教育观念,我们需要的教育是一种立足于生命成长、人生趣味的教育而不是简单提升语文、数学的成绩。我想正是因为我们把教育的目的、目标弄错了,才导致现在学校教育的失败,进而导致现在的社会问题。
再次回到本文的主题时,我认为,政府在解决农村问题时,要做的不仅仅是扶贫,也要切实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我们个人在想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时,也可以从教育方面给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