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经济》读后感
曹凤娇
听了此次读书会的录音,结合大家的想法,我想谈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几点和很受启发的内容,一个社会的制度,就是为事实而想的办法,故必事实到了那一步之后,才能产生那新的制度,而经济是事实的主要部分,是骨干,反观毛统治中国时的制度,他在制定制度时就忘记了当时的事实,凭自己主观的愿望和想法就操纵社会的运行,结果造成了诸如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等荒唐、惨痛的事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只是因为毛没有按照事实制定制度,即使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一个人也难以掌握全部事实,更何况社会还是瞬息万变的,人民的盲目崇拜和毛的一意孤行酿成了恶果,这样的集权主义就会使他的民众越来越无知,越来越依赖唯一的“救世主”,自己毫无自觉力,同时也会使领袖越来越看不清事实,越来越异想天开,这样的组合只能使社会扭曲、畸形的发展。这世界没有救世主,唯一能就救自己的只有自己,文中提到孙中山先生遗教所说的“地方自治体不止为一政治组织,且亦为一经济组织”,要由此得以实现,如此之进步是自己真近一步。所谓因下层需要而发动的建设,事权将始终握在下层,可以免却近代国家的一切危险毛病。就像梁先生说的:“放比管更管用。”把责任和权力下放到下层,让他们自己可以依据他们的事实和自己的需求谋求发展,为自己所做的决策承担后果,即使开始可能会走一段弯路,但最终结果一定会是社会真的在进步。而现在的领导阶层始终不肯下放权力,独断的把握国家的命脉,不相信自己的公民有能力使社会发展变好,只是通过控制、管理,通过各种隐蔽方式的“强制”让公民服从安排。那公民们能做的只能是期待一个全能的、无私的、高智慧的领袖来领导我们,首先不可能有这么一个人,再者公民越这样期待,就越证明自己无能,这完全是对自己的否定,这样的人会幸福吗?再者,经济越发展,人的自由度也越高,信息流通的也广泛,人们也能看到一些真相,事实,开始了自己的思考,不再一味的受国家传媒的掌控,于是领导阶层与公民的矛盾也就升级了,如果最基层的人总是要受那些只做决定不需承担后果的人的支配,那情况还是得不到好转,我们不可能连生命都压在那个做决定的人的人品、道德上,如果让基层的人责任和权力相一致,因需要而主动发动建设和创造,那样发展才会真的进步。